getImage.jpg

書名:臺灣漫遊錄

出版社:春光出版

上市日期:2020年4月

閱讀管道:圖書館

 

「我們一起吃遍臺島吧!」 ──青山千鶴子/日本九州小說家

  如此熱血的開頭,這是從小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我都說不出的豪言壯語,卻由一位日本小說家口中說出。這發生在日治時期,一位從日本內地來到台灣的小說家,結識一位台灣公學校女老師的美食尋覓旅遊之旅。

  這兩位女子,在戰爭迫近的時間,可以尋找到自己想走上的路途嗎?

 

  故事從青山千鶴子意外接到一份工作,因應自己書籍改編電影在臺上映,她得以來到台灣巡迴演講。邀請她的主辦單位因為青山一直要求想吃臺灣本島食物,原本的地陪美島實在無法協助與答應,最後替她尋了一位精通臺日語言的通譯王千鶴,兩位女子有著相同的名,但身世截然不同。出生日本富紳家族的千鶴子與台灣大家族庶出的女兒千鶴,因這份工作認識,一起踏上台灣美食之旅。

 

  看著文中介紹台灣各地的美食與文化,實在讓夜晚閱讀此書的我十分飢餓,從愛玉、青草茶、鳳梨汁到粉圓與米篩目,無法大飽口福也已達到大飽眼福的感受了。千鶴包容著青山任性要求,每當青山說出想吃什麼、想看什麼與想去什麼地方,千鶴都會盡力安排與購買烹飪給青山吃,加上作為一位稱職的地陪與通譯,千鶴擔任旅程中處理一切大小事的雜工。

  面對這樣溫順、能力優秀、知書達禮、通曉應對進退且年紀相近的千鶴,青山頻繁的說著希望千鶴成為自己的朋友,她希望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幫助千鶴,不論是替千鶴購買洋裝或和服,時常說服千鶴住下來一起生活。但千鶴總是淡淡地、用輕巧的方法轉個彎回絕,青山開始察覺千鶴臉上帶著一張面具,她無法看透對方。

  經過朝夕相處,一起吃過生魚片、肉燥、咖哩、壽喜燒;旅行過北至基隆南至台南的時光,原本青山感覺到千鶴已經摘下那張面具,可以與自己敞開心門成為朋友。她開始嘗試說服千鶴追逐自己的夢想,她可以帶著千鶴回到日本讓千鶴完成自己翻譯家的夢想,而不是嫁給一位陌生的男子,努力生出男丁傳宗接代。因為青山千鶴子做得到,她將繼承家族,她可以安排給千鶴好的道路,而不是委屈求全。

  但,這成為兩人吵架原因之一,更深層的導火線在於……

 

「南進政策什麼,我寫不來,可是有時也不得不承認,帝國在這塊南方島嶼確實催生了美好的事物。該怎麼說呢,或許像是打磨原石吧,令寶石發出了光輝。就此說來,這事能寫一、兩篇文章的主題沒有錯,鹹蛋糕如此,竹輪也是如此。」

 

  我很早就感受到一絲不對勁,以上這段話出現前,還有許多類似的、青山小姐面對台灣事物發出的感慨詞彙。就讓我感到一絲詭異與被掩埋的線索,潛藏在這話的思緒下,是難以橫跨的、源自身分差異而長時間帶來的感受。

 

  當一位來自日本的日本人對著台灣人如此說:「台灣竹輪的誕生可說是帝國的功勞吧──」時,我在觀看的當下心情是十分複染的,青山不會意識到自己究竟說了什麼,就像她希望千鶴成為她的朋友,卻沒有顧慮到千鶴來到自己身邊的身分與旁人會如何看待兩人真的成為朋友的轉變──就算擁有可以無視閒言蜚語的強大心理素質,但更多的是錯綜複雜的事物要處理。

  直到灣生、在台灣出生長大的美島在青山的強硬要求下說出原因與結論:「這個世間,再也沒有比自以為是的善意更難拒絕的燙手山芋了。」才讓青山當恍然大悟,自己對千鶴多麼任性妄為,而對方又是多麼包容她。

 

  我很喜歡這本書,讓人口水想直流的美食描述,青山千鶴子與王千鶴的互動都讓我十分喜歡。會注意到這本書是因為,前陣子在我的臉書看到許多人討論(吵)這本書──這本書究竟是真有青山千鶴子來台旅遊寫成的小說,還是是作者楊双子假託有其人,而撰寫的小說?

  很可惜我在閱讀此書前就被暴雷了,這本書其實是一本小說,貨真價實的作者是楊双子。將其包裝成青山千鶴子的小說創作,再用自己是譯者的身分翻譯,搭配封底介紹、推薦序等方式,看似真有位日治時期的女性小說家所撰寫的,但其實都是有巧思的縝密安排。

 

  網路上吵著這麼做的後果,是會讓人誤以為真有日治時期重新翻譯的著作出現,但其實是一本現代撰寫的小說。我想說說如果自己沒有發現提前被暴雷,也會閱讀到最後發現奇怪的地方,因為在最後一篇新版譯者代跋<琥珀>中,書寫的人稱視角是楊双子中的妹妹若暉。楊双子是姊妹楊若慈與楊若暉的共同筆名,作者處是楊双子,壓尾的代跋是楊若暉,但,楊若暉已經過世了,不會在2020年寫下這篇代跋。

  我不像網路上的人們,可以發現這些細微的關聯(要看更多討論,點連結有人整理好了)。如同<琥珀>中提及的:「遊記/歷史是否更加「真實」?而小說/文學是否相對「虛構」?

  我現在也對這問題沒有頭緒(乾我真的是唸文學的嘛!人生大崩潰中),但應該都要存幾分懷疑,因為我就做過把遊記加油添醋用誇張的方式撰寫、真人真事寫成小說假託成文章中的角色經歷。

  一年級剛開始閱讀與注意些書籍的分類與形容,曾跑去問老師:「老師,半自傳作品是『自傳』還是『小說』啊?」就和現在面對作者發出的問題一樣,不知讀書讀到哪的我還要再思索。

 

  我只能很單純地說,《台灣漫遊錄》十分好看,作為一本小說非常好看。我喜歡裡面青山揣摩千鶴的想法、喜歡看著千鶴包容青山的胡亂且任性要求、喜歡看著鐵道之旅與各地美食還有些自己都不知道的人文風俗,那美食的烹調方式與形容實在讓我飢腸轆轆啊!

  

  最後再說一個,如果我沒有被提前暴雷,我也會觀察到的奇怪之處。如果《台灣漫遊錄》真的是本日治時期日籍小說家的作品,這文辭語句也太貼近現在用法了,也沒有經過翻譯會留下的一點感覺。尤其是日文翻譯小說,那語句間都會有絲味道。

  恩,就是這樣,我愛說是直覺,這直覺多讀些就會磨出來了XDD還有如果真的是翻譯,那麼會在書封寫譯者楊双子,不會把青山千鶴子與楊双子列在一起的。

 

  啊──不過說了這麼多發現的點,如果我沒被提前暴雷說不定也會誤會,這些奇怪的地方我可能會當成美好的錯誤吧~根據我的粗神經倒真有可能會無視這些線索,但就算沒注意到,我還是會當成小說閱讀的。

 

            2020/5/4 12:18

 

天陽的碎碎念:

我很久以前,大概從2018年就陸續加了不少台灣小說家的臉書粉專或關注,所以我知道楊双子是共同筆名,也知道楊双子中的妹妹已經過世了。

而且這方式超級有趣的啊!尤其是上網查我才知道書中的推薦序新日嵯峨子是另一本小說中的角色~

不過圖書館把書分類到861.57日本翻譯小說中了哈哈哈哈,我該不該去跟圖書館說一聲把書分到857.7呢?

網路上覺得自己被騙到的人非常生氣,我是在書出版快一個月才閱讀,所以不是第一時間的感受者(or被騙者),但我自己在思索一會後,覺得還是很有趣呢~(完了劣根性又冒出來了啦啦啦)

 

繼續閱讀:

花開時節 讀後碎碎念 -說起來,落花時節就是花開時節呢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天陽 的頭像
    天陽

    天空上有太陽

    天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