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不符,此圖出自動畫《文豪野犬》
晚上十點半,室友去洗澡,而我放下看了一半的《胡雪巖》拿起手機,發現母親來電,寫上緊急的「call me現在」,連忙撥出電話。
母親說她買了氣炸鍋,想拍個開箱影片,又說反正她每天也要煮飯,就每天用氣炸鍋炸食物拍下來,上傳影片賺錢。所以要如何開一個新的YouTube帳號,跟原本的身分不同?影片要如何上傳?用手機錄影片可以錄多久?……重點是,我什麼時候回家,幫她用這些東西?
我頭疼了,自從家裡的弟弟因為遊戲影片爆紅,開始經營YouTube頻道有了可觀的收益後,母親一心想「拍個影片賺錢」,整日勸我拍個影片嘛~拍個影片嘛~反正你都要寫為什麼不拍成影片賺錢……(無限輪迴)
我暫時撇除讀不完的書堆,耐著性子開始解釋。
首先,我寫文字最快速,一篇一千五左右的文字,靈感來了快一些我可以花不到一小時寫完。但是影片呢?寫成口語稿、錄影、剪輯、上字幕、後製些動畫圖片、上傳和後續的流量觀察與回覆。這樣一來一往的工程時間要十小時起跳!我都可以寫多少文章了啊!甚至這時間我都可以拿去看書了!
而且我也不是沒想過要拍,只是我的筆電四歲將邁入五歲高齡,只要一開威力導演就會當機罷工,抗議我過度操勞它老人家身體。在這沒有工具+沒有效率的情況下,我暫時對拍影片沒興趣。
母親又說,你看YouTube上那麼多人在拍氣炸鍋,這樣就有人看,為什麼不做?
我隨手敲下「氣炸鍋」搜尋,第一支影片就是我聽過的一位YouTuber,我沒看過她的影片,但我聽過這名字就代表她經營起來了,或是有一定影響力,再往下翻看,有字幕、有剪輯、上字卡的都佔據前面的搜尋榜單。
所以我只好繼續說明,現在影片以發展到精緻化,誰會想看沒有剪輯、畫面晃動粗糙收音不佳的影片?除非──好啦!除非這題材還沒發展起來,所以你獨占鰲頭搶了第一的位置。
母親說那個什麼手做老師也是就這樣直接錄影片啊!我按著太陽穴反駁,那位老師錄的叫直播!母親抗議那位老師後來也錄成影片直接給大家看。我只好說那是題材或形式的關係,如果說手做影片還沒精緻化,但開箱和飲食相關題材早已有明顯精緻化的了!
繞回經營YouTube的問題,家裡就有一位現成的YouTuber,為什麼不問弟弟?母親說因為弟弟不理她,加上弟弟也和我一樣,說不會有人看的。
這是當然的啊!大家都喜歡新的、畫質好品質佳、收音良好有動畫轉場,當一個題材已經被做起來,除非你有獨特的方式,否則幹嘛去跟人搶?況且您老人家常說「十個裡面只有一個會成功,不要妄想自己會是那個一!」
我只好換個角度切入,為什麼往路霸凌如此猖獗,甚至逼死人去自殺!就代表這東西能載舟也能覆舟,它給你好處的同時也可以弄死你!
母親理直氣壯的說,所以要把身份切開來啊!不可以讓人知道你的真實身分。腦海瞬間跑過一堆敲碗看真面目的留言,況且如果依照母親的理想,拍了氣炸鍋網友就會問食材;問了食材就會問去哪買;問了去哪買就會問怎麼選拍一支影片來……不知不覺間也會洩漏大量資訊,只要把這些資訊拼湊起來,我就可以知道,你走什麼路去買菜、什麼時候出門買菜──要去哪裡堵買菜時的你!
母親拼命勸說我拍影片,我只好自嘲自己善用文字;母親說現在都流行影片沒人看文字了,我又說您忘了我小時候的夢想是隱居山林嘛!
最後匆匆結束這話題趕去洗澡,現在說更詳細的論述。
我承認自己對拍影片沒有很大興趣,就如同與母親所說的,這不是我擅長的。從小我擅長文字描述,開始會說幹話嘲諷自己是大學後與同學們練出來的,但終究口語表達比不上文字表達。
做一件事情,還是要看自己有沒有興趣,有些人心甘情願花幾小時剪一支影片、花幾天的時間修出一張精美的照片,但我寧願花同等時間看一本書寫心得。
且從我部落格單篇文章點閱量可以看出,大家感興趣的還是影像相關作品心得,我認真的寫的書籍心得都不比不上。
我也知道被動收益的好處,放著就有錢,但是在有錢之前呢?YouTube的廣告收益是等你有人氣之後才會增加曝光度,增加曝光度點閱率上升,上升後的廣告收益才多,況且連黃標、演算法都還沒去看過了解,就要去做?以興趣來說當然可以先不管這些用愛發電,但以賺錢為目的導向來說,這些先懂再規畫執行更好吧!而且……YouTuber真正賺錢的方式不是靠廣告收益,而是業配與額外的相關收益。
最後,很不好意思我只會使用遠古的文字表達而不會潮流的影片,歸根究底還是──我沒興趣!
我甘願把眼力花在看文章寫文章、看動畫看漫畫,甚至看廢文獲得快樂,目前就是不想把眼力話在剪影片上面啦!
108/12/21 AM12:08
天陽的碎念:
影片的好處很多,我是有想過做成廣播形式,因為提到書籍做主要會是內容,不是畫面
但我真的沒有工具(老筆電),其實我也是會簡單的剪輯影片技巧(我可是連排版都是自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