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躲在蚊子後面的大象
作者:恩斯特弗利德.哈尼許、艾娃.溫德爾
出版社:
上市日期:2023年4月
閱讀管道:試讀活動
感謝皇冠文化集團給予試讀機會~
當我們把蚊子變成大象,我們雖然感覺到情緒,卻無法清楚將之歸因於眼前事由。我們覺得當下的事情太微不足道,或是被「健康的人類理智」降格成「小事」:我們無法向自己和他人解釋的感受,就被視為不恰當、尷尬、困擾或者陌生的感受,也許甚至被視為瘋狂或病態。
我們小時候表達特定感受而被忽視,所以自我會無意識的學習到不應該在意這些情緒反應與感受,逐漸忽視它。並在未來造成許多衝突,但自己卻不會意識到這些衝突是為何而產生的。
這樣的經歷會產生「受傷點」,在往後的生活經驗中碰觸到受傷點會產生「自我防衛」。這部分讀起來很像佛洛伊德的「自我防衛機轉理論」,人有十幾種常見的自我防衛機轉運作機制,這些運作都是在潛意識進行的,人的意識層面不會認知到。
啟動「自我防衛」後,人會進入「窄化自我與外在世界的現象」,從這些文字內容描述可以看出這裡在說「標籤化」。標籤化與二分法是人類在演化過程中大腦為了節省能量而產生的運作機制,只要觸碰到類似的事件就可以快速分類與歸類──畢竟大腦是很耗能的器官,在遠古無法確保每日熱量的生活條件中,能省一點是一點──這是好處也是壞處,現今許多問題都因此而誕生。
書中介紹「七種典型大象」:我擔心失去庇護、我不受尊重、我無法劃定自己的界線、我不受重視和尊重、我不是其中一份子、我總是要讓步、沒人幫我。這讓我聯想到「非理性想法」的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許多人都是因為腦海下意識的運作而困擾和痛苦。
我們最重要的根本需求可算已經滿足。就我們的課題而言,蚊子在我們眼中就是隻蚊子,大象只是大象。我們無須處理受傷點,不舒服的感受可以依照當前狀況現實加以歸類,我們的心靈無須因為過去的傷害而發出警訊。
《躲在蚊子後的大象》從案例出發,逐步拆解找出觸發這些「蚊子」產生衝突的背後「大象」為何,因為停留在處理蚊子只是治標不治本,下次換個方式再次觸發到「大象」也會無差別爆炸一次。
從案例回推至每位個案的童年經歷,找到「受傷點」並正視問題,面對、處理、解決,讓衝突不再是衝突,知道情緒突然產生的原因。這本書也有提供表格,尋找自己的內在情緒誕生的緣由,有興趣的人也可以填答看看。
總覺得近期市面上越來越多相關的心理普及書籍,我們都想知道自己為何變成現在這副模樣,為什麼不快樂、為什麼悲觀、為什麼難過、為什麼生氣、為什麼不知道自己為何產生這些情緒,因此回推童年的經歷,而眾多研究告訴我們童年的經歷很重要,會形塑一個人的一生。
人生苦短,只求快樂便可,尋求解答既是救贖也可能徒增煩惱,端看每個人的選擇。
2023/4/4 PM6:27
天陽的話:
有些東西你硬是要追出一個答案,只是更加傷害自己而已,還不如不要知道更好。
有沒有人在背後給你當後盾支撐,也是要不要去追真相的考慮之一。
他人眼中的蚊子:不過就是襪子沒收好,為什麼你要這麼生氣?
你內心裡的大象:維持整潔是我的日常,你若重視我,就不會破壞它。
你內心裡的大象:爭執是「危險」的訊號,有可能會傷害我。
你內心裡的大象:我是不是不受歡迎、不再被需要了?
恩斯特弗利德.哈尼許 Ernstfried Hanisch
心理學博士
德國慕尼黑行為治療教育學院的心理治療師講座主持人、教學治療師、督導及講師,多年來一直是該學院的董事會成員,在個別、群體以及伴侶治療領域有超過四十五年的執業經驗。
心理學家
系統式伴侶及家庭治療師(DGSF),也是德國蘭休特(Landshut)應用科學學院的社會工作心理觀點教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