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揚在文學之海中 靈感、創作vs複製
圖文不符,此圖來自動畫《文豪野犬》
最近加入了一個臉書社團,是有關小說創作討論的,裡頭許多人很興致勃勃的po出自己寫的小說,更有許多人發表提問想知道其他人如何創作。
等室友挑選物品時,我難得浮出水面開始翻閱社團內的貼文,加入後從沒有仔細觀察過的我,發現一個很奇特、照理說是一切基礎,卻被很多人忽略的事情。
標點符號。
逗號、句號、刪節號、破折號與上引號下引號,這些最基本用來標示文字、語氣和句型的工具,卻許多人不去看看搞懂怎麼使用。照理說國高中的國文課本中都會有穿插教導標點符號的篇章,但很多網路上的小說都胡亂使用。
例如: xxx說〝哈哈哈哈〞
這樣一句至少有兩個錯誤點,首先一位角色說一句話時,句子前要加上:(冒號),用的是「」(上下引號)而不是〝〞。有網友反駁閱讀中國小說用的是後者,很抱歉,你在台灣,台灣用的是「」。
套一句我課堂教授十分霸氣的說法,你來到台灣,要在台灣獲得學位(或是出版),就是要用台灣的標點符號規則。
不過很多人不在意,網路上省略標點符號的,沒有斷句亂七八糟的我一概跳過不看,管你寫得多精彩或用了什麼新點子題材,這樣擠成一團的文字還要讓人閱讀實在太難受了!
另一個發現的現象是,在這社團內有些人在別人把小說po出後,很熱心的幫忙重寫,依照對方寫的角色、設定與劇情走向,再次用更流利的口吻、更順暢的斷句方式重新寫一遍。
這實在熱心過頭了,不知道是我太冷血還是太懶惰,我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文筆需要練習,而且是自己意識到後再做改進是最好的情況。比起別人的千百句與修改,還不如讓對方自己觀察與練習。
除了這種替人修改/希望別人幫忙修改,有些人想不到該如何描寫內容、動作、場景與對白手法,都會上來問人。恩……為什麼我以前都沒有想到可以問別人呢?
很腳踏實地的自己蒐集、自己觀察,看很多網路上、翻譯小說中的描寫與敘述方式,然後記錄下來,模仿與自己再創造,我少說蒐集了好幾個檔案的、從網路上記錄下的句子片段,偶爾拿出來翻翻當作靈感來源。
更別說我看網路小說時抄下的段落與句子,都不知道累積幾本手札了,每一年的行事曆本從一年一本被我用到半年一本。抄很累,但不記錄你會忘,也會在需要的時候沒有東西可以做個參考。
說到紀錄網路上的內容,前幾天Dcard上出現一篇文章,是在說有什麼外掛程式可以下載來運用,其中一個是破除封鎖右鍵複製功能的,這讓極少在Dcard上極少留言的我跳出來說話,尤其是在前面還有一個很誇張的留言。
前面有人留言感謝分享者,說這樣做報告輕鬆多了。
我直接理智斷線留了一大串話,大概是在說:我建立部落格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封鎖右鍵複製功能的開關,然後鎖上。不是文章不給引用,而是可以在閱讀文章後,打開word用自己的話書寫成報告,並附上清楚的資料引用來源。果然,科技始於人性,而人性,始於惰性。
我一直認為,所謂的報告應該閱讀資料、消化吸收理解後,再用自己的話寫出來,如果真的時間迫切,在可以複製(維基百科)也該自己排版、分段與刪減。但對其他人來說,似乎不是這樣。
還是因為我是唸文學的,不知不覺把標準拉高了?(思索)
之後系統通知我的留言超過十人按愛心,等我想到上網看看關心案情(?)發展時,這篇文章因商業、廣告宣傳之內容被刪除了……無法看到其他人對右鍵發表的想法有些可惜。
說到最後,我也無法改變別人的實際作為,越長大越覺得有些事情比國英數自社還要更重要,卻更少人提及與分享。自己是在網路上打滾的過程中慢慢意識到並做出行動,所以──還是書寫吧,擴散出去就會影響更多人。
2020/3/28 pm11:10
天陽的碎碎念:
我只是不解而已,真的。因為這些問題不是應該要靠閱讀解決嗎?
一直以來,大量閱讀成為創作的養分,也因此你閱讀什麼你寫出來的就會是什麼,從揣摩練習開始,到最後走出自己的風格。
這條路非常長,有可能一輩子都看不到盡頭,是累積制的,加上需要時間消化。
不過真的沒有速成法,如果有--
記得傳訊息告訴我